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 梁振英不重推租管的真實原因P11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香港還要繼續爛下去?

江澤民、朱鎔基、胡錦濤和溫家寶等北京領導人均先後公開要求香港的特首提高管治水平,在在都表示出不滿意特區政府管治狀況。盡管各領導人不厭其煩提出了同樣要求,但每位特首仍依然故我,乏善足陳,且更有一蟹不如一蟹之勢頭•。

北京定必感慨萬千,果真「無可奈何花落去? 」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需要由港人治港,但香港「蜀中無大將」,良將確實難求覓,眼看香港風風雨雨不斷,北京太明顯出手相助又恐被指摘破壞「一國兩制」,背上京人治港駡名,。如袖手旁觀,又不忍卒靚,這個炙手山芋實在難辦。北京無奈感嘆之餘,惟有不斷向港送大禮,以填補其不足。常説道禮多人不怪, 但偏偏又開始引起國內人妒忌和怨懟,更因此造成中港矛盾衝突不斷。

看得懂香港這本書都意識到香港現正處在危機警戒線,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臨警爆發。歷史告訴我們當社會矛盾達到一定程度, 當新生一代學生跑出街頭抗爭,反對政府,不滿現狀等現象出現己經是一個很清晰的危險訊號。如果管治班子還認為早前由學生帶動且聲勢浩大的「反國教社會運動」純因為是那本「教材指引」的話,那就表示政府管治班子無知、執迷不悟。無能的管治班子本身亦構成社會另一個危險訊號。

觀看梁振英昨天在立法會發言,其表現能力使人有點失望和擔憂。關鍵問題沒有點出來,還糾纏在行政與立法關係兩者關係不是零和遊戲、長者生果金申報如何如何必要等等枝節事項。行政與立法關係要由行政一方的特首與立法會互動,用實際行動構建出來,不是用口號喊出來的。至於長者生果金是否放寬資產申報問題那就要看特首管治能力了,如能力不足以使香港經濟持續增長,那就是庸官常掛在口邊的: 「資源有限」、「錢從何來? 」等托詞, 那就要可省則省。正如一間企業,行政總裁有能力替公司業務不斷發展又能繼續賺取更多利潤,才可以有條件向員工分配多點利潤成果。

太平山高憎
18-10-2012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曾俊華:憂樓市與經濟脫節 (15:43)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題為《環球經濟危機四伏》的網誌,表示最擔憂的是香港樓市與經濟的表現嚴重脫節。

曾俊華說,住宅價格在今年前8個月每月平均上升約2%,與香港經濟逐步放緩的情況背道而馳。再者,租金上升亦會增加本地通脹的上行風險。這些發展不論對樓市或是本港經濟都是不健康的。一旦外圍經濟急劇轉壞或資金流向逆轉,樓價向下調整的壓力不容忽視。

曾俊華表示,他此前到東京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年會,並與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等會面,話題都離不開環球經濟情況。

他認為,先進經濟體持續疲弱,正拖慢全球經濟增長。歐洲經濟已步入衰退不在話下,要徹底解決歐債問題亦會是長路漫漫,處理不好,隨時可以催毀環球金融系統和全球經濟。

美國方面,經濟復蘇步伐不穩,就業情況未見明顯改善,總統選舉又增加政策的變數,今年年底更要面對「財政懸崖」的威脅。

曾俊華認為,即使香港金融體系穩健,有能力應付國際資金大進大出,但本港各監管機構亦已實施不同措施,進一步加強控制市場的系統性風險。金管局亦會控制信貸增長,避免整體經濟出現過度借貸的情況。在經濟環境危機四伏下,政府必會盡力維持香港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新華社)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張炳良:不會貿然推出租管 (19:11)

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稱,政府雖然並無打算恢復租金管制,但對租金高企不會視若無睹。

他在下午到深水巡房及探訪板間房家庭,他其後出席居民大會。他在會後對記者稱,政府目前不會貿貿然重推租金管制,但他是關心租金的問題,政府不會對租金上升視若無睹。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美報:香港接近世界城市“臨界點”
2012-11-08 11:15

  美媒稱,隨著住宅價格創出新高,零售店和寫字樓租金超過紐約、東京和倫敦,有人發出香港就其自身利益而言現已太過擁擠、價格也過高的警告或許只是時間問題了。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5日報導,房地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負責港澳臺業務的高級董事總經理施懷德說,香港作為亞洲重要地區的地位而今“受到了威脅”。他補充道:“我們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

報導稱,這項嚴重警告是指香港的辦公空間越來越少,導致寫字樓租金大幅飆升,空置率也創下新低(儘管金融業從業人員規模不斷萎縮),這也迫使一些公司另謀出路。
  國際商務是這座亞洲貿易金融中心的命脈。因此說,這個問題很嚴重。施懷德認為,香港經濟的長期繁榮可能“受到威脅”,除非加大商業用地的補充供應力度,而且還得快。

比如說,據世邦魏理仕公佈的一份報告稱,截至目前,香港主要商業區中環的寫字樓價格是世界上最貴的。維多利亞港對岸的九龍的房租比香港島低,但還是比倫敦貴。

  一些公司的應對之策是,在現有空間裡擠入更多的人。還有一些公司而今開始搬到位置較差的地區。但就連準備付高價租下黃金地段的公司也遇到了問題:而今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

  世邦魏理仕和大和資本市場公司上周聯合公佈了一份報告。報告預測說,到2020年,當前正在進行的項目可讓香港的A級寫字樓面積增加800萬平方英尺(約合74.3萬平方米),但還不到當時需求量的一半(根據當前所作的經濟增長預測)。加快開發速度可緩解商業用地短缺的問題,但就算那麼做也需要時間和資金。

  施懷德還說,這場“供給危機”還蔓延至其他領域——民宅、零售業用地、醫院床位和學校用地。此外,如果空中交通量繼續保持一直以來的增長勢頭的話,香港機場的輸送量不久也將達到極限。

  據負責吸引外資的政府機構香港投資推廣署說,香港仍很有吸引力,駐港外企數量也創下最高紀錄,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報導指出,對很多企業和組織來說,徹底撤出香港或將個別工作組或內勤部門搬到價格較低的城市並不可取。同樣,希望迎合每月蜂擁來港的大陸客的零售商們也別無選擇,只得按照房東要求支付高額租金。

  因此說,現在討論的不是即將出現大規模外遷的問題。這是一個在逐漸發展且並不引人注意的問題。但如果有關商業用地的壓力得不到緩解的話,這個問題肯定會更趨嚴重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調查:劏房呎價急升住戶三餐不繼

本港數以萬計人口居於板間房及房等狹窄居住環境,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調查發現,有五成受訪房戶指過去兩年遇過加租,深水埗劏房呎價由年半前28元急升至34元;五成住戶為省錢交租而吃不足三餐。

家住40呎天台屋板間房的羅婆婆表示,為省錢交租,每日就算膝痛也要走半小時路上班,節省交通費,晚上買菜要「執平貨」,平日多只吃下午茶和晚餐。

婆婆為交租忍膝痛走路省車資

聯盟在今年7至11月期間以問卷訪問180名板間房、房和天台屋住戶。受訪者主要居住香港區、九龍西和新界西。結果顯示,九成受訪者居於90至200呎房間,租金平均3500至4000元。調查發現,深水90呎房平均呎價高達34元,較年半前上升逾一成,有五成受訪住戶指兩年內經歷加租,幅度為100至至500元。

為省錢交租,五成受訪者三餐不繼。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幹事李大成表示,近來不少業主買樓投資,再裝修成劏房,使其租金更高,為應付昂貴租金,住戶多只吃下午茶和晚飯。

現年66歲羅婆婆和丈夫居於深水9樓一間約40呎天台屋,月租1500元,屋內時有老鼠橫行,下雨時天花滲水。她的家人亦居於同層另外兩間天台屋,一家九口共用一個廚房和洗手間。

老鼠橫行 天花滲水

現於荔景碼頭任職清潔工的羅婆婆,月入6000元,為節省8元巴士交通費,她忍受膝痛由荔景地鐵站走半小時路上班。飲食方面,近年多只吃下午茶和晚飯,亦會挑夜晚買平價菜,「十幾元一斤菜怎買得起呀?」聯盟促請政府尋找合適土地增建公屋,達成3年上樓承諾,疏導住屋需求。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好旺角麵家搬到花園街,今年洗衣街分店亦開張,但逾40年歷史的西洋菜南街老店則因不敵貴租而讓出。
好旺角麵家搬到花園街,今年洗衣街分店亦開張,但逾40年歷史的西洋菜南街老店則因不敵貴租而讓出。
ga__05GA001_.jpg (214.12 KiB) Viewed 10904 times
老麵店輸舖租贏食客

避貴租搬舖 重入米芝蓮

國際飲食指南《米芝蓮指南》最新一期昨日出爐,道出了美食背後的辛酸和堅持——歷史近半世紀的鮮打雲吞麵店「好旺角麵家」贏盡口碑,但不敵租金,老舖被連鎖零食店取代,放棄了青瓷白瓦老店愈遷愈遠;同樣扎根香港的「印尼餐廳1968」,原與禮頓道多家老牌餐廳分庭抗禮,亦因租金加幅驚人搬至中上環,猶幸味道留住評審,再度入選。另有兩間位於灣仔與銅鑼灣的《米芝蓮指南》推介食店,在未等得公布前就結業。

舊舖始於1971年 今年約滿

好旺角麵家(花園街)原坐落西洋菜南街的老店,始於1971年,今年6月租約期滿,「無談(租約),大家都知結果,無謂談」。第二代傳人吳宇恒自幼在老店做童工,廚房師傅教他煮麵、樓面也做了好幾年,「周六做一日有100元,幾開心﹗」充滿回憶的老店在旺角中心對面,人流旺,他們早知留不住,近兩年在花園街及洗衣街另覓新店。

老店曾兩度入選「米芝蓮車胎人美食」,去年米芝蓮知店舖即將交接,前途未卜,遂跌出榜,今年再度上榜,吳宇恒認為是對老字號食品質素的肯定,「(老店)不在,食物始終在這裏,人的記憶最久的就是味道」。

好旺角最出名的雲吞麵,麵底每天由打麵師傅親手打,即「竹升麵」,雲吞皮亦是自製。餐牌40多年不變,清一色雲吞、水餃、牛腩等,行家一窩蜂搞芝心丸醬爆丸,吳宇恒笑說他的極限只是加入牛丸和魚蛋,「我很不想做到雲吞麵不是雲吞麵。如果做麵一定要賣餐肉才做得住,我不如改賣餐蛋麵?如果時代要淘汰雲吞麵,我便結業好了」。多年堅持,手打雲吞麵賣27元一碗,他說「只有薄利」。

中原:該區租金今年升一成半

再多的堅持,仍須看是否捱得住貴租,好旺角原舖位已易手為連鎖零食店「優之良品」,旁邊是連鎖時裝店「VEEKO」。中原商舖部區域營業董事黃東雄表示,該地段租金單是今年已升一成半,好旺角原舖現租約24萬元,更多附近食店已搬往旺角道等較遠路段。好旺角花園街店舖租少於20萬元,但未來會否再因獲獎而招來加租,吳說不肯定,但未屆30歲的他只想把雲吞麵延續下去,「雲吞麵賺大錢無可能,但我吃這碗麵長大的,我不想它沒了」。

難料得獎會否引致加租

另一老店印尼餐廳1968同上榜「米芝蓮車胎人美食」,禮頓道舊店已有40年歷史,原向著名老食店「松竹樓」租用,松竹樓負責人退休後該店易手,自此加租不斷,去年續約時被索價3倍租金,於2003年接手的三兄弟毅然搬店往中上環。

這一家是餐飲世家,大哥蔡翹帆憶述,一切始於祖父在印尼推車仔賣麵,至父母來港開了「印尼餐廳」,大廚正是家中兩名「桃姐」。03年SARS後三兄弟接手,以懷舊元素設計重新裝修,加入更多現代化設施,以新派材料如加拿大牛肉、軟殼蟹等配以傳統秘製醬汁,成功改造這間原先「放個藤籃竹簍便是印尼餐廳」。

蔡翹帆認為,獲米芝蓮賞識的關鍵在於一班伴隨多年的老廚師,至於會否擔心米芝蓮成為「加租催命符」,他笑言幸好剛續約數年,「但都不知以後事」。

兩店上榜 今年已結業

另外兩間入選餐廳,新上榜、主打海南雞飯的「亞州家族」,以及獲升級的京菜「祥記飯店」,分別位於銅鑼灣告士打道及灣仔駱克道,今年內雙雙結業。中原助理營業董事謝靜嫻稱,前者今年由12萬加租至18萬元,現正放租,與同區比較加幅不算大,她稱灣仔及銅鑼灣整體樓價升,連帶舖租提升將陸續有來。

貴租之下,老店只能繼續在板塊縫隙間掙扎求存。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一開十三 教堂變劏房

樓價、租金愈升愈癲,要容身談何容易。一屋難求,就連教堂、豬欄也變成有價有市的違規民房。在大埔,有前身為教堂的建築物被發展商買入,旋即改建成十三間「教堂劏房」,獨居青年、大學生、四口之家也蝸居其中。雖然改變土地用途及僭建均屬違法,但住客在安居窘境下,無奈繼續住在違規屋簷下。有區議員直言,雖然劏房租金節節上升,但在樓價高企時仍十分渴市,政府一日未解決住屋問題,教堂、豬欄等違規改造的「特色」劏房,仍長租長有。


元朗豬欄雞欄 非法改建平房

除教堂變劏房外,新界部分土地僭建、改建情況亦猖獗,連豬欄、雞欄用地亦被僭建為住宅。據了解,在元朗欖口村一帶,有近十間由豬欄、雞欄改建而成的劏房。記者發現其中一所「豬欄平房」更達逾二千平方呎,被間成兩間房間及一個客廳。據了解,該平房早前曾間出多間劏房租出,現時則由一對中年夫婦承租,租客謝先生直言:「豬欄又有咩所謂,風涼水冷,我想搵個夠寧靜地方,又可享受田園生活。」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生活費用超紐倫 港人怎麼能快樂

說來諷刺,香港做不成「紐倫港」,卻成就了「港紐倫」。一項針對跨國企業外派員工生活費用的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四百多個城市中,香港全球排名急升二十六位,成為生活開支第三十二高城市,超過第三十六位的紐約曼哈頓及第四十二位的巴黎,更將第五十八位的倫敦遠遠拋在後面。

根據發展及人力資源分配方案供應商ECA International的調查,歐洲城市的生活費用全球排名普遍下跌,亞洲城市的全球排名相繼攀升,而香港的升勢尤為顯著。調查機構指出,過去十二個月內,香港的一籃子貨品及服務價格上升了百分之六點七,高於亞洲區平均增幅,原因之一是港元與美元掛鈎,因此外國企業派員工到香港,便須提供相對較高的薪酬福利。

其實,上述調查僅考慮通脹、商品供應及匯率的影響,並未涵蓋居住、公用設備、交通及學費等生活開支,若是計入居住成本,香港的排名必定高踞全球前列。事實上,自全球金融海嘯爆發以後,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樓市都下跌,內地樓市亦出現調整,只有香港樓市長升長有。雖然港府一再推出壓抑樓市措施,惟效果甚微,在今年頭十個月內,樓價仍急升兩成三,同期本港經濟增長僅百分之一,反差強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樓市與經濟活動逆向而行,是香港經濟內部的主要風險。

高地價、高樓價、高租金問題長期困擾香港,惟從來未像今天這樣失控,地產獨大,可謂香港競爭力每況愈下及各種社會深層矛盾的根源。財大氣粗的跨國企業難以承受,本地中小企業更是叫苦連天。比如說,在歐洲國家,零售店一般下午五點左右便關門打烊,香港的店舖則大多要經營到晚上十時甚至更晚,這不是說香港的老闆及員工願意超長時間工作,而是租金高昂蠶食了大部分利潤,店舖不長時間營業根本無利可圖,在這種情況下,零售業打工仔不得不犧牲私人休閒及家庭團聚的時間。

嶺南大學最新出爐的「香港快樂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港人的快樂指數再次下跌,由去年的七十一點三分跌至今年的七十點五分。一般而言,低收入家庭較高收入家庭不快樂,唯獨家庭月入三萬至四萬之間的夾心階層例外,他們的快樂指數只有六十六點九分,是眾多收入組別中最低。原因不難理解,夾心階層既無資格申請公屋,又無能力購買私人樓,兩頭不到岸,不少人被迫棲身劏房或板間房,哪裏有快樂可言?

生活開支急升,樓價高不可攀,而弱勢政府又自身難保,根本沒有能力改變現狀,整個社會陷入政治爭拗的泥沼中不能自拔,香港就像進入一條漫漫黑暗隧道,既看不到盡頭,更看不到希望。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就連逝者也得在香港爭地皮

BETTINA WASSENER 2012年12月10日

香港——在香港這座擁擠而昂貴的城市裡,墓地短缺的問題日益嚴峻。對此,香港一家小型建築設計公司提出一個不同尋常的想法:建造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墓園。

“麵包工作室”(Bread Studio)構想的這個建築,能夠容納數十萬個盒狀骨灰龕,如今多數香港人在死後火葬。


這個建築物將會漂浮在香港布滿丘陵的島嶼及半島附近的海面,每年有兩次會靠岸,供香港市民全家出動,去該市墓園祭奠逝者。

“我意識到,墓園用地在和很多其他用途競爭土地,但我們沒有利用香港的大片水域,”麵包工作室設計師保羅·梅(Paul Mui,音譯)說,“所以,我們為什麼不能建造一艘船,讓它漂浮在海上?”

迄今,這個名為“浮得永生”(Floating Eternity)的項目還只停留在麵包工作室的設計桌上,這種建築物能否引起開發商的認真興趣,以及能否得到香港有關部門的批准,都尚未明朗。

不過,即便它永遠不能成為現實,香港建築師這種橫向思維也突顯了該市房地產市場的不尋常特徵。

在香港,零售空間的租金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要貴;香港主要金融區中環的寫字樓租金在全球首屈一指。地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最近的研究顯示,在中環光鮮的摩天大樓里,辦公室年平均租金約為每平方米2670美元,也就是每平方英尺248美元,幾乎是倫敦的兩倍。

房價也漲到了史上最高水平,僅今年迄今就上漲16%,儘管人們對中國內地經濟放緩感到擔憂。

在高端市場,太古地產(Swire Properties)8月份以4.3億港元(約合555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了一套628平方米(約合6760平方英尺)的公寓。同一棟大樓中由弗蘭克·蓋瑞(Frank Gehry)設計的一套公寓,簽下了月租金85萬港元的三年租約。

日本投資銀行野村證劵(Nomura)的分析師雷國怡(Paul Louie)說,“香港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複雜市場。”他說,一些正常的經濟規則無法在這個市場發揮作用,在這裡,供應總是無法滿足急劇膨脹的市場需求。

在這個擁有710萬人口的城市,地理特點、經濟狀況、社會偏好以及金融政策以獨特的方式交織在一起,產生影響。

快速的經濟和人口增長——香港現在的居民數量比50年前增加了兩倍多——創造了巨大的住房和商業用地需求。這種現象本身並不稀奇。快速經濟擴張導致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房價上漲。但有幾個因素致使香港的房價格外高。

因為港元與美元掛鈎,所以和美國一樣,香港將把極低利率至少保持到2015年年中。但房地產經紀公司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研究員陳錦平(Marcos Chan)表示,與美國不同的是,香港的失業率低,只有3.3%,所以儘管全球經濟布滿陰霾,但香港人仍有信心買房。

與中國內地的聯繫使香港房地產市場更加火爆。1997年英國將香港移交給中國,這提高了香港的重要性,因為在內地開展經營的許多外國企業把香港當作橋頭堡。香港回歸還促使內地居民將大量資金投入香港,他們認為香港是一個方便的、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據野村證券分析師雷國怡估計,香港18%的房地產交易涉及內地買家,高於三年前的15%。他表示,這種增長趨勢很可能會延續下去。

與此同時,零售及商業地產的價格飆升,零售商急於搶佔有利位置,以便招攬內地購物者,8月,來港的內地購物者超過了370萬,而10年前每月只有50萬左右內地人士到港。

“你要記住,香港很小,只有700萬人口,”雷國怡說。“而邊界那邊有13億人口。”

從2009年晚些時候開始,香港政府一直在試圖給樓市降溫,比如在房地產交易中要求買房者支付較高的首付款。然而,此類措施在未來幾個月只會在某種程度上緩解價格上漲的情況。地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香港研究部董事范偉年(Edward Farrelly)表示,低利息、蓄積的需求及資金雄厚的投資者,這些驅動市場的根本因素依然存在。

此外,對於房地產方程式的另一端:供應,短期內政府也無能為力。香港的總面積為1100平方千米,約為瑞士的四十分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陡峭多岩。在政府不願影響土地價格,也不願侵佔公園和農田用地的情況下,能夠用於建設的少量土地只被逐漸投放市場。

房地產開發商的對策是,圍海造田並建造那些現已成為該市標誌的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

而喪葬業也經歷了類似的變革。

那些前面有一小塊圓形空地的傳統墓地已成為過去,現在只有那些超級富豪承受得起。至20世紀60年代時,在那些由於過度陡峭而不能用於商業開發的山坡上擠在一起的小墓穴變得常見。麵包工作室的保羅·梅說,近年骨灰龕場成了主流,這裡有成排的大格子用來放骨灰瓮——但是現在,即使是能用來建設骨灰龕場的土地也變得稀少。

骨灰龕,尤其是能看到海景或位於其他好地段的那些骨灰龕,價格可高達數千美元。然而,擴大喪葬用地並非一件簡單的事,因為許多香港人認為住在和死亡相關的地方附近是不吉利的。那會壓低鄰近房屋的價值,使得建設新墓園和醫院的計劃遭到當地居民和官員的反對。

“現在,在香港,有三樣東西幾乎不可能建造,”保羅·梅說。“它們是墓園、醫院和垃圾填埋場。”

所以麵包工作室就想出了這個主意,讓死者的亡靈在海上安息,周圍有寬敞空間可讓人前來悼念。清明節和重陽節的時候,香港人會大批前來掃墓,因此寬敞的空間是一個重要特點。

“這個想法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行不通。但是在香港,由於土地的限制,以及文化傳統,”保羅·梅說。“還有什麼比這更合乎邏輯的呢?”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海上墓園風水極好——中國南方文化十分重視這一點。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600呎唐樓間逾20棺材房

樓市瘋狂,連劏房租金呎價亦拍得住豪宅,有利可圖下,棺材房湧現。北角一個六百方呎單位,便遭改建成二十多間棺材房出租。本報記者亦發現,旺角上海街一個面積不足一千平方呎的舊樓單位,亦正大興土木,用木板改裝為棺材房,提供至少十六格床位,一旦發生火警,後果不堪設想。該棺材房涉嫌違反《床位寓所條例》,民政事務總署表示正積極跟進,有足夠證據即檢控。

旺角上海街一幢樓齡四十年的唐樓,單位內則有多名裝修工人,用木板搭建成一間間棺材房,分為上下兩格,不足千呎的面積間成至少十六格床位。從窗外內望,棺材房床位旁邊有氣孔供抖氣之用。

無牌經營床位寓所可判監
民政事務總署表示,根據《床位寓所條例》,任何居住單位內有十二個或以上根據租用協議出租的單人床位,必須持有有效牌照,而該單位並無領有牌照。該署已派員調查,發現單位正在裝修,該署會繼續積極跟進,如有足夠證據證明單位無牌經營床位寓所,便會立即採取檢控行動。無牌經營床位寓所,最高罰款十萬元及監禁兩年,並每日罰款二萬元。至於單位是否涉及僭建,屋宇署則表示事件正在跟進。

此外,北角一個六百平方呎的唐樓單位,亦被改建成廿多間棺材房,每格面積兩呎乘六呎,月租一千五百元,比起四年前的九百元貴了六成,但經常爆滿。租客鍾先生說:「出面租好貴,呢度平過出面,但係木蝨會咬人,又瞓得唔好,希望盡快上公屋。」

油尖旺區議員陳偉強說:「由於租金太高,區內劏房一點也不便宜,百多平方呎,租金要三、四千元,租不起劏房,只好租棺材房,但租金也要近二千元。上海街一帶舊樓,愈來愈多棺材房,但政府部門總推說舉證困難,束手無策!」他指棺材房有價有市,好賺過劏房。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公屋聯會主席王坤形容棺材房成行成市「鹹魚翻生」,是整體房屋供應短缺所致,政府要積極覓地,設法增建公屋,不要仍然停留在研究階段。他又擔心棺材房一旦發生火警,住客會走避不及,認為當局應優先解決該類有危險性的住房。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