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 梁振英不重推租管的真實原因P11

歡迎會員在此言論自由論壇發表任何題材評論文章。題材跨越地域界限, 希望全球各地會員就當地發生的事與物, 踴躍發表你的評論。讓全球每個角落會員都能分享你言而有物、高水平的評論。會員發表的評論文章屬個人意見,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租金管制劏房發牌爭議大不推行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研究逾年,最終放棄推行租金管制及劏房發牌兩項最受關注的問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解釋,留意到社會有不少聲音支持恢復租管及發牌規管劏房,但委員會認為租管及劏房發牌勢推高租金及減少單位供應,對增加房屋是適得其反,故必須有配套措施及小心研究。

指反推高租金減供應
張炳良說實施租金管制會打擊業主出租單位意欲,令單位供應減少而推高租金,港府對租管存在憂慮,推行租管必須立法,需要相當時日才能實行,港府認為增加住宅單位供應才是平穩租金可行辦法。

至於發牌規管劏房,消息指有意見認為劏房發牌或業主登記制度必須輔以一系列配套措施,以安置一旦劏房不獲發牌時要遷走的住戶,包括須有租金管制及過渡性住房,否則劏房租金會急升,在租管難行及過渡性住房難找下,委員會最終作罷。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召集人賴建國歡迎不推行劏房發牌制,形容劏房劏得愈來愈危險,認為政府要確切考慮重推租金管制,並興建過渡性住房。

土瓜灣上鄉道一幢六層高工業大廈不少疑似劏房,五樓間成五個面積不足二百呎小房,設獨立洗手間及煮食灶頭。來自泰國的阿Don與妻子及兩名女兒居於劏房內,阿Don說月租三千八百元勉強能應付,他憂慮不發牌規管劏房,意味他一家隨時因取締劏房而要搬走。

督導委員會總結「七不做」
1.不宜重推首次置業貸款

2.不宜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

3.不宜為輪候公屋逾三年者提供租金津貼

4.租務管制弊大於利,港府有保留

5.發牌規管劏房具爭議性,暫不宜推

6.因應劏房發牌而提供的過渡性住房難以推出

7.因應增加單身人士公屋單位而在現公屋插針式加建大廈,因公眾強烈反對,要審慎處理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大專生吳卓穎正半工讀,自言中學已開始申請公屋。
大專生吳卓穎正半工讀,自言中學已開始申請公屋。
0218-00176-004v1.jpg (64.03 KiB) Viewed 8123 times
大專生輪公屋讀中學已入紙

現正就讀大專的吳卓穎正排隊輪候公屋,他不贊成長策會建議房屋委員會定期檢視配額及計分制下單身申請人入息及資產限額,以便剔除不合資格的申請人。

斥長策會建議嘥資源
認為目前公屋申請人臨近配房時,房署會覆核申請人包括入息及資產有否超過限額等資料,若輪候期間房委會再定期檢查,只會浪費人手資源。相反,應該增建公屋,不應優先照顧卅五歲以上的非長者單身人士,「最公平做法係大家抽籤」。

吳卓穎中學時已入紙申請公屋,說自己與家人同住一公屋單位,但沒戶籍,家人遂為他另行申請公屋,「點解咁多年輕單身人士申請公屋?就係因為樓價租金不斷上升,睇唔到未來有機會憑自己能力可以租到樓或買到屋,所以先一早申請定先,反正排隊等又唔犯法。」他形容「依家係無咗房屋階梯,啲租金咁貴,難怪咁多年輕單身人士甚至大學生爭住申請公屋。」他怕畢業後薪金有機會超過公屋入息限額,但不會刻意不找工作或找些低入息的工作去取得公屋單位。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租務管制

香港應該重新實行租務管制。租務管制屬房屋政策的主要組成部分,作用是保障租戶利益,抑制租金上升趨勢。背後包括對社會的食利者階層不予鼓勵,也為了防止壟斷,避免由壟斷帶來社會生活生產的不合理高成本。

有人反駁認為租務管制會使業主寧空置住房,不願出租。香港有差餉,空置住房仍要繳交,這屬空置成本之一;另一是機會成本,不出租便等於住房的資產不增值,也收不到利息。置業收租屬投資行為,少有人會寧空置而不出租。市場目前是樓價下跌,租金價亦會隨之下降。因此,在這樣的市場周期階段,囤積不能居奇,反而錯失機會成本,自招損失。

租務管制的反壟斷性質,一個重要因素是交通成本低的市中心區的住房絕對是有限,不容易擴大供應。

租務管制是要穩定住戶的租期,不讓隨時加租或短租約趕走住戶。在租務管制穩定住戶,市場需求不能以價格來作爭奪,便會迫使需求轉移至市中心區的外圍。這樣,既穩定租金價格和租戶租約,也同時把需求分散至中心區以外地區,使中心區與周邊地區的租金價格不會相差太遠,減少財富過度集中,可較有效率改善香港有限的土地資源。政府也應同時加強軌道交通為主的公共交通服務,使交通成本不構成地區租金差別的最大成因。

租務管制最大打擊的是置業收租的投資者,以此打擊也可減少置業收租的需求,抑壓樓價。假若香港社會能減少樓價租金的支出,其他方面的消費投資便可增加,有利經濟。

陳文鴻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張炳良:日後加辣將先審後立法 (10:35)

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表示,日後如果印花稅再增加,會認真考慮先把法例交予立法會審議,再訂立條例。

立法會剛通過俗稱雙辣招的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後,張炳良在一個電視節目上表示,日後再加稅會先把條例草案交予立法會審議,並擬把此承諾寫入法例條文,但同時要考慮對其他法例的影響,政府會詳細研究,不會訂立時間表。

至於尚待通過的「雙倍印花稅」,張炳良就指其稅種性質不一樣,涉及住宅和非住宅物業。

對於政府有否游說泛民避席,他稱事前有向不同黨派議員下功夫,相信議員有自己的考慮。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逾九成基層支持恢復租管

政府對恢復租務管制有保留,民間團體進行的調查卻發現,逾九成基層家庭受訪者支持恢復租管,批評運輸及房屋局沒有顧及基層房屋需要,令他們失去與業主談判的籌碼。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葵涌劏房住客聯盟及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等八個民間團體,要求政府落實租金管制。關注基層住屋聯席及張國柱立法會議員辦事處,在去年12月至本月中,訪問301個受助的基層家庭,其中逾五成人居住在劏房,逾兩成人住在獨立單位,12%人租住板間房,另外有8.3%人住在天台或木屋等私人臨時建築物中。

約63%人表示,現時的居所入住未足兩年,反映基層市民搬家頻繁;而受訪72.8%人表示,正輪候公屋。94.3%受訪者支持實施租管,87.8%要求政府延長終止租約通知期,近九成人認為若租客期望續租,業主若非因重建或自住,應繼續讓現時租客租住。

倡延長遷出通知期
聯席認為,現時只有一個月遷出通知期,租客難在短時間內準備上期、按金、佣金等資金,故延長遷出期限可保障租客。
聯席不滿長策會和運房局,在研究不足的情況下反對租管,對基層租客來說,失去與業主爭取的籌碼,未來應實施租管才有效平衡雙方關係。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約七十名居民出席N無人士房屋關注組舉辦的論壇,爭取政府盡快解決住屋問題。
約七十名居民出席N無人士房屋關注組舉辦的論壇,爭取政府盡快解決住屋問題。
0317-00176-027b1.jpg (107.3 KiB) Viewed 8069 times
劏房加租 吞噬N無津貼

關愛基金為N無人士提供一次性津貼,有團體指不少業主吼準機會瘋狂加租,區內一百呎的劏房月租被索價五、六千元,劏房戶卻要面對漏水、石屎剝落、鼠患等住屋問題。團體指區內現有至少七幅「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暫未有規劃用途,建議政府利用土地興建臨時組件屋,以解決N無人士的燃眉之急。

可善用待拆公屋
深水埗區N無人士房屋關注組昨舉行論壇商討區內住屋問題,約七十名居民出席。關注組代表李金強指,區內劏房近年需求大增,水漲船高下租金不斷飆升,即使關愛基金提供一次性津貼,「轉頭又落入業主袋」,以他現時居住的劏房為例,業主在合約期內加租三百元,住戶只能選擇「捱貴租」或迫遷。

關注組指早前向規劃署查詢後發現,區內有七幅「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暫未有規劃用途,現大多只用作收費停車場及臨時工作倉庫,總面積達四萬九千多平方米,參考四至六層高的中轉屋規劃,估計可容納三千二百戶居民,建議政府利用有關土地興建臨時組件屋以及制訂租金管制,以免業主無理加租。昨出席論壇的深水埗區議員覃德誠指已宣布清拆的公屋,距離實際清拆往往有數年過渡期,建議政府容許N無人士暫租單位,紓緩住屋壓力。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私樓租金指數8年升98%

公屋不足,租金飆升,市民對前景越失信心。社會服務聯會發表最新「香港社會發展指數」調查,其中房屋分類指數嚴重倒退,由2004年指數118急挫至2012年的負106;這八年間私人住宅租金指數也錄得98%升幅。社聯指出,公屋輪候人數已逼近23萬,加上租金升勢未止,預期房屋指數會越來越差,促政府加建公屋及落實租務管制。

住屋佔住戶開支32.8% 10年來最高
社會發展指數由47項指標組成,涵蓋經濟、教育和政治參與等14個範疇,調查每兩年公佈一次。社聯昨公佈2012年的整體社會發展指數為196,較2010年只有2%升幅,增長明顯放緩。其中房屋指數更是大倒退,由02年開始持續下跌,12年指數為負106,較10年負5下跌約20倍。倒退主因是輪候公屋人數不斷上升,由10年約14.5萬增加至前年逾18.9萬,升幅超過三成。

調查也反映,住屋開支佔住戶總開支比例達32.8%,也是過去10年最高水平。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430平方呎或以下小型單位的租金指數,在04至12年期間錄得98%升幅。特首梁振英上場後推出俗稱「雙辣招」的雙倍印花稅調控樓市,卻令租金繼續升溫,去年私樓小型單位的租金指數再升至163.6,較前年錄得9.4%升幅。

一家四口原居於深水埗約80平方呎劏房的Daisy,月租3,200元,但業主收回單位,最近搬到同區另一劏房,面積約100方呎,月租增至4,500元,「加咗千幾蚊租,惟有食少啲囉」。丈夫做技工月入約1.4萬元,屋租已佔去逾三成。為了慳錢,最近天氣酷熱也不捨得開冷氣。她慨嘆已輪候公屋七年仍未上樓,擔心租金不斷上升難以應付。

社聯總主任(社會發展)黃子瑋指出,市民實質工資指數變化不大,但基層住屋租金開支越見沉重,置業更見困難,加上市區重建及不少舊樓改裝成賓館,進一步蠶食市區較便宜的單位供應。他指出,截至去年底累積輪候公屋人數已逼近23萬,租金也預期持續上升,「房屋指數只會更差」。

除房屋指數大倒退外,人身安全、康體和教育指數都下跌,家庭團聚指數也錄得負221,家暴問題依然嚴重。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表示,租金升、上樓難,減低市民對前景的盼望,很多基層越搬越遠,越住越差,且租約期短,加重心理壓力。社聯促政府增建公屋及引入租務管制,如延長終止租約通知期至三個月,方便租客另覓居所。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產業結構單一 租金高企

香港的租金成為六區之冠,經濟學者分析,因本港土地供應短缺,以及產業結構單一,寫字樓集中難以分散下,導致土地價格高企,連帶住屋及舖租亦居高難下。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指出,本港三成人口入住公屋,但私人住宅樓價及租金仍然高昂,主因是本港土地供應短缺,令土地價格高企。他續稱,本港產業結構側重金融業,寫字樓集中在中環及金鐘,打工仔惟有住近該區方便上班,在不能提高土地供應下,租金價格自然有升冇跌,「睇番新加坡,產業結構多元化,辦公地方分散去唔同地區,冇咁集中喺一點,所以市民即使要就返工,仍可以住喺唔同嘅地方。」

至於交通費方面,嶺南大學經濟系主任何濼生則指,不少港人居住在新市鎮,距離上班地區遠,令交通成本大增。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衣食住行樣樣難 生活逼人居不易

古人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其實,今日香港生活逼人,恐怕比當年的長安更不易居,衣食住行樣樣艱難,豈止米貴而已。

過去香港號稱購物天堂,以價廉物美、宜居宜商聞名於世,然而時移勢易,如今購物天堂只剩虛名,價廉物美和宜居宜商更是不知從何說起。回歸十七年來,香港經濟停滯,民生凋敝,整體生活質素每況愈下,尤其是近年樓價飆升,租金昂貴,加上通脹和人民幣升值,生活指數高企,基層市民更是苦不堪言。本報比較過香港與鄰近地區如澳門、深圳、台北、日本、新加坡等地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費,發現香港衣、食、行開支並非區內最昂貴,唯獨住屋開支遠遠拋離其他城市,這正是香港生活指數高企的主要原因,也是深層次矛盾惡化的根源所在。

事實上,近年多項國際調查均指出,香港是全球生活費最昂貴城市之一,大部分打工仔收入追不上通脹,以致生活質素不升反降。去年中文大學發表的「香港生活質素指數」更顯示,港人生活質素比○三年沙士時還不如,其中負擔物業能力指數及實質租金指數都創下十年新低,高樓價高租金對港人生活質素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樓價高,租金貴,除了影響市民生活質素,更影響營商環境和整體競爭力。可以見到,在樓價和租金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小商戶幾無立足之地,大多數被迫消失,剩下的也只能苦苦掙扎,市面盡是千篇一律做內地旅客生意的連鎖店,不是賣奶粉就是賣化妝品,不是賣首飾就是賣電器,已失去以前那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香港整體競爭力不斷下跌,特別是被新加坡愈拋愈遠,不是沒有原因。事實上,在高地價、高樓價、高租金的「三高」之下,香港既是全球生活費最貴城市之一,也是全球營商成本最高地區之一。過去打工仔只要肯捱肯搏,不難闖出一片天;如今地產獨大,基層市民就業難,創業更難。香港淪為一座既無特色、又看不到前景的城市,打工仔創業夢碎,優秀人才遠走他鄉,不是末日,勝似末日,令人唏噓不已!

有人說,房屋問題不僅是民生和經濟問題,而且是政治問題,可謂一語中的。面對前朝留下來的這個爛攤子,現屆政府不是不想解決,只是阻力重重,無能為力。君不見當局不斷推出壓抑樓市措施,但樓價依然不受控制,過去一年的升幅位列全球第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樓價高企對經濟穩定構成重大威脅,再不採取有效措施,樓市隨時崩圍。這顯然不是危言聳聽,九七年樓市泡沫爆破的影響令人心有餘悸,如今香港風雨飄搖,經濟基礎比當年更加薄弱,政治環境比當年更加複雜,港府管治比當年更加艱難,萬一樓市崩圍,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說到底,只有安居,才能樂業,香港許多問題都是由房屋問題引起,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其餘一切都是空談。
editorial
Posts: 19686
Joined: Fri Jul 20, 2012 2:08 pm

Re: 特區政府禍港罪行其中之---------撤銷租金管制

Post by editorial »

劏房不是最難堪 貨櫃為屋更可悲

劏房是香港獨特的奇景,一個本來已經不大的住宅單位,還要被劏成幾個狹小的空間,這就是不少香港人的居所。而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隨着房屋問題日益惡化,不僅劏房遍地開花,連舊貨櫃也奇貨可居,「貨櫃劏房」應運而生,而且有價有市,香港居住不易,一屋難求,由此可見一斑。

近年上水及元朗等新界地區,貨櫃劏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的甚至形成小型屋苑,蔚為奇觀。這種貨櫃劏房空間狹窄,環境惡劣,住客蜷縮其中,箇中滋味可想而知。尤其是炎炎夏日,不僅悶熱難耐,而且危機重重,去年上水便發生一宗貨櫃劏房熱死人事件。雖然如此,貨櫃劏房的租金並不便宜,去年是三千五百元,今年已升至約四千元,結果照樣其門如市,戶戶爆滿。

狄更斯筆下的倫敦貧民窟,是陰暗、骯髒、混亂、危險的代名詞,想不到二十一世紀的香港,竟然重現十九世紀倫敦的場景,不禁予人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正所謂,有頭髮沒人想做瘌痢,人人都知道劏房居住環境惡劣而且危險,奈何基層市民根本沒得選擇,有劏房棲身哪怕是由舊貨櫃改裝,總勝過露宿街頭,日曬雨淋。正如地區人士所說,即使貨櫃劏房屬於僭建物,危機處處,但若港府一刀切取締,只會令貧窮住戶無家可歸。

事實上,取締違規劏房容易,但如何安置居民才是大問題。根據官方數字,目前全港大約有六萬六千多間劏房,居住人口十七萬,而真實數字可能還要多得多,而且並未計算近年出現的貨櫃劏房。面對劏房亂象,當局束手無策,只能不斷拖延問題,早前建議以發牌或業主登記制度規管劏房,不過是「鋸箭療法」,根本無助改善居住環境,亦無助消除劏房危機。相反,為劏房引入發牌制度,等於將劏房納入正常的房屋供應鏈,只會鼓勵更多業主將單位改建成劏房牟利,未來更加難以取締。

歸根究柢,要解決房屋問題,消除劏房亂象,關鍵在於增加房屋供應。但遺憾的是,儘管當局絞盡腦汁,到處覓地建屋,卻是阻力重重,處處碰壁。以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為例,本來不失為增加房屋供應的主要來源之一,結果竟引起極大爭議,甚至演變成政治風波,港府無能至此,令人徒嘆奈何。有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市民揚言不稀罕上公屋,問題是,你不稀罕,但其他無殼蝸牛怎麼辦呢?那些在貨櫃劏房裏面度日如年的基層家庭又怎麼辦呢?目前公屋輪候冊人數已逼近二十五萬,他們究竟何年何月才能上樓,只能望天打卦。事實上,在目前的社會和政治氣氛下,未來十年建屋四十萬個單位的目標只能淪為紙上談兵,根本不可能實現。

「當時淒涼已可嘆,而況後世悲前朝。」這兩句古詩恰是香港的寫照。多年前本港籠屋問題曾吸引外國傳媒爭相報道,成為國際醜聞,時至今天,籠屋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繼續惡化,連貨櫃劏房也遍地開花,這是港人的悲哀,更是港府的恥辱!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