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調推進“重返亞太”意欲何為?
Posted: Mon Nov 21, 2011 10:00 am
APEC期間大力推銷TPP東亞峰會上強行拋南海議題
美高調推進“重返亞太”意欲何為?
日期:2011-11-21 作者:夏曉陽
10月11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在《外交》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美國的太平洋世紀》的長篇文章,高調宣佈美“重返亞洲”戰略。此後,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本人及美國務院各層級的官員都在不同場合對此政策進行了強調和說明。上周,奧巴馬在APEC夏威夷會議上大力推銷議題框架之外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後,旋即與希拉蕊分頭展開了亞洲之行。奧巴馬還成為首位出席東亞峰會的美國總統,並在會上強行拋出南海議題。
美此番如此高調宣揚其新亞太政策與當前美歐經濟深陷危機,積重難返,新興大國迅速崛起,美感到其世界領導地位正不斷受到挑戰的大背景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過去的10年中,美國的外交政策中心常常聚焦在面臨危險的地方,並對威脅作出反應,但在今後的10年中,美國將關注那些對美來說產生重大機遇的地方。而亞太地區正是未來一段時期最大機遇的所在地。因此,美已把“將外交、經濟、戰略等實質性的投資鎖定在亞太地區”作為未來10年美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正如希拉蕊在講話中所強調的,“美國自身長期的安全和繁榮系於此”。
向亞太盟友炫示力量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日前就美國重新調整亞太政策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美國戰略重點東移從布希時代就已開始,只因反恐戰爭的拖累,使得美國始終無法專注於該戰略轉移的實施。如今隨著美從伊拉克完全撤軍和2014年完成從阿富汗撤軍,使美國有精力和能力來進一步推進東移戰略。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及其他政府高官在近期的多次公開講話中都明確提出,經濟和安全將是美戰略東移的重要目標。
一是雖然今天世界大國都處於和平狀態,但新的有影響力的地區和全球中心正迅速出現,特別是以中國為首的一些新興力量的快速崛起,給當今世界更增添了複雜性和關聯性。美國宣稱,中國近年來在亞太事務中的強硬姿態不僅引起了美國國內各方的高度關注,也引起了亞太國家的疑慮。為確保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同時也為了履行對亞太盟國的安全承諾,美必須進一步加強與亞太盟友及夥伴國家的關係與合作,平衡中國在該地區不斷上升的影響力。因此,美再推亞洲戰略意在向盟友表明,美國依然是世界領袖,儘管美目前處於經濟困難時期,但仍有意志和能力繼續履行對亞洲盟友的安全承諾。
其次是由於近年來美國及歐洲國家普遍被揮之不去的經濟危機所困擾,使“中國模式”在世界,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這對美國所宣導的“民主加市場經濟”理念是巨大的挑戰,美國必須利用亞太地區的傳統優勢,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美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強調“美國模式”才是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三是美國認為,一直以來,亞洲缺乏關鍵性的有深度的機制。儘管目前亞洲有一些重要的機制,但在解決重要的安全、政治和經濟問題時,無一能發揮有效的作用。為此,美國將致力參與並主導在亞洲建立面向21世紀的有效機制。20世紀美國與歐洲盟友成功建立跨大西洋體系,現在美國認為需要一個跨太平洋體系。美國在跨大西洋體系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在跨太平洋體系中也應扮演同樣角色。美力推美主倡的TPP就是希望首先在經濟領域奠定一個由美國所主導的更具約束力的、更高標準的機制。
借亞洲活力重振經濟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亞太地區市場將是全球最富有活力的市場。美國希望進一步加強與亞太地區的合作,鞏固美國在亞太經貿中的領導地位,以幫助美國加快經濟復蘇。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其有關美亞太戰略文章中明確指出,美國將努力加強亞太經合組織建設,使之成為一個致力於推進整個太平洋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聯繫的實質性領導機構,從而帶動發達和新興經濟體共同實現更加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目標。美國構想的TPP被認為是一個推進這一目標的快捷方式。美可借著TPP培育新興的中小國家,有助於擴大美國的出口以及在美國創造高品質的就業機會,同時促進美領導下的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
美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專家葛來儀對記者表示,從戰略、經濟、安全等各方面而言,中國都是最重要的目標國家。就中美關係而言,美依然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和影響最大的雙邊關係之一。奧巴馬政府無意圍堵中國,中國等亞太國家不斷增強的經濟活力為美國儘快走出經濟蕭條創造了新的機會,美國企業需要增加向中國日益擴大的市場出口,從而增加美國本土的就業機會。
“拼外交”為大選造勢
在美經濟持續低迷不振、國內政治分裂加劇、大選即將來臨的形勢下,為爭取競選連任,奧巴馬總統迫切需要在政績上有所建樹,儘管拼經濟是其不可動搖的重中之重的目標,但經濟復蘇非短期能見效,而拼外交則可成為立杆見影的“短平快”項目。美全力宣揚新亞太政策,在南海問題上高調介入,一是要向選民喊話,無論從國內經濟需要考慮,還是著眼國際政治需要,美都需要繼續鞏固和保持全球領導地位,眼前的經濟困難不應使美國的政策“向內看”,美不能讓“孤立主義”重新主導美國政治。其次是要向國會喊話,希望在討論制定新的政府預算開支時,不要過多削減國務院的開支,此前有消息稱,國會預計將美國務院的開支削減20%,希拉蕊等人講話的另一個重要用意就是要告訴國會,未來美國在外交上還有大量急需推進的重要目標。
美高調推進“重返亞太”意欲何為?
日期:2011-11-21 作者:夏曉陽
10月11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在《外交》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美國的太平洋世紀》的長篇文章,高調宣佈美“重返亞洲”戰略。此後,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本人及美國務院各層級的官員都在不同場合對此政策進行了強調和說明。上周,奧巴馬在APEC夏威夷會議上大力推銷議題框架之外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後,旋即與希拉蕊分頭展開了亞洲之行。奧巴馬還成為首位出席東亞峰會的美國總統,並在會上強行拋出南海議題。
美此番如此高調宣揚其新亞太政策與當前美歐經濟深陷危機,積重難返,新興大國迅速崛起,美感到其世界領導地位正不斷受到挑戰的大背景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過去的10年中,美國的外交政策中心常常聚焦在面臨危險的地方,並對威脅作出反應,但在今後的10年中,美國將關注那些對美來說產生重大機遇的地方。而亞太地區正是未來一段時期最大機遇的所在地。因此,美已把“將外交、經濟、戰略等實質性的投資鎖定在亞太地區”作為未來10年美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正如希拉蕊在講話中所強調的,“美國自身長期的安全和繁榮系於此”。
向亞太盟友炫示力量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日前就美國重新調整亞太政策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美國戰略重點東移從布希時代就已開始,只因反恐戰爭的拖累,使得美國始終無法專注於該戰略轉移的實施。如今隨著美從伊拉克完全撤軍和2014年完成從阿富汗撤軍,使美國有精力和能力來進一步推進東移戰略。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及其他政府高官在近期的多次公開講話中都明確提出,經濟和安全將是美戰略東移的重要目標。
一是雖然今天世界大國都處於和平狀態,但新的有影響力的地區和全球中心正迅速出現,特別是以中國為首的一些新興力量的快速崛起,給當今世界更增添了複雜性和關聯性。美國宣稱,中國近年來在亞太事務中的強硬姿態不僅引起了美國國內各方的高度關注,也引起了亞太國家的疑慮。為確保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同時也為了履行對亞太盟國的安全承諾,美必須進一步加強與亞太盟友及夥伴國家的關係與合作,平衡中國在該地區不斷上升的影響力。因此,美再推亞洲戰略意在向盟友表明,美國依然是世界領袖,儘管美目前處於經濟困難時期,但仍有意志和能力繼續履行對亞洲盟友的安全承諾。
其次是由於近年來美國及歐洲國家普遍被揮之不去的經濟危機所困擾,使“中國模式”在世界,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這對美國所宣導的“民主加市場經濟”理念是巨大的挑戰,美國必須利用亞太地區的傳統優勢,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美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強調“美國模式”才是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三是美國認為,一直以來,亞洲缺乏關鍵性的有深度的機制。儘管目前亞洲有一些重要的機制,但在解決重要的安全、政治和經濟問題時,無一能發揮有效的作用。為此,美國將致力參與並主導在亞洲建立面向21世紀的有效機制。20世紀美國與歐洲盟友成功建立跨大西洋體系,現在美國認為需要一個跨太平洋體系。美國在跨大西洋體系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在跨太平洋體系中也應扮演同樣角色。美力推美主倡的TPP就是希望首先在經濟領域奠定一個由美國所主導的更具約束力的、更高標準的機制。
借亞洲活力重振經濟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亞太地區市場將是全球最富有活力的市場。美國希望進一步加強與亞太地區的合作,鞏固美國在亞太經貿中的領導地位,以幫助美國加快經濟復蘇。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其有關美亞太戰略文章中明確指出,美國將努力加強亞太經合組織建設,使之成為一個致力於推進整個太平洋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聯繫的實質性領導機構,從而帶動發達和新興經濟體共同實現更加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目標。美國構想的TPP被認為是一個推進這一目標的快捷方式。美可借著TPP培育新興的中小國家,有助於擴大美國的出口以及在美國創造高品質的就業機會,同時促進美領導下的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
美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專家葛來儀對記者表示,從戰略、經濟、安全等各方面而言,中國都是最重要的目標國家。就中美關係而言,美依然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和影響最大的雙邊關係之一。奧巴馬政府無意圍堵中國,中國等亞太國家不斷增強的經濟活力為美國儘快走出經濟蕭條創造了新的機會,美國企業需要增加向中國日益擴大的市場出口,從而增加美國本土的就業機會。
“拼外交”為大選造勢
在美經濟持續低迷不振、國內政治分裂加劇、大選即將來臨的形勢下,為爭取競選連任,奧巴馬總統迫切需要在政績上有所建樹,儘管拼經濟是其不可動搖的重中之重的目標,但經濟復蘇非短期能見效,而拼外交則可成為立杆見影的“短平快”項目。美全力宣揚新亞太政策,在南海問題上高調介入,一是要向選民喊話,無論從國內經濟需要考慮,還是著眼國際政治需要,美都需要繼續鞏固和保持全球領導地位,眼前的經濟困難不應使美國的政策“向內看”,美不能讓“孤立主義”重新主導美國政治。其次是要向國會喊話,希望在討論制定新的政府預算開支時,不要過多削減國務院的開支,此前有消息稱,國會預計將美國務院的開支削減20%,希拉蕊等人講話的另一個重要用意就是要告訴國會,未來美國在外交上還有大量急需推進的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