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國及俄羅斯中亞的爭奪戰 / 南海局勢
Re: 中國、美國及俄羅斯中亞的爭奪戰 / 南海局勢
澳洲擬收回達爾文港
Re: 中國、美國及俄羅斯中亞的爭奪戰 / 南海局勢
各國都在劍拔弩張 世界大戰前兆?
川普回應習黨魁拉盟國行動
川普回應習黨魁拉盟國行動
Re: 中國、美國及俄羅斯中亞的爭奪戰 / 南海局勢
中美角力 習近平剛走 美國高官火速訪越南
正值中美貿易戰火不斷升高之際,中美兩國與其他國家的往來在此時更加引人關注。習近平剛結束越南訪問,美國國務院就宣布負責東亞暨太平洋事務的資深官員歐尼爾,將於16日至25日出訪越南河內與胡志明市、柬埔寨暹粒、日本東京等地。
美國國務院表示,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資深官員歐尼爾(SeanO』Neill),將在越南河內與胡志明市會見越南資深官員,重申雙方共享利益,這些利益構成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基礎。他將強調美國越南自30年前建立外交關係以來所取得的重要里程碑,並探討促進美越兩國人民安全與繁榮的機會,議題包括移民以及重新平衡美越貿易。
在暹粒,歐尼爾將與柬埔寨的東協國務秘書康富(KungPhoak)共同主持第37屆美國-東協(東南亞國家協會)對話。同時他也將探討如何加強美國-東協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在東京,歐尼爾將與日本政府官員討論強化雙邊同盟與經濟夥伴關係的優先事項。他還將前往夏威夷檀香山,與美軍官員會晤,就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進行磋商。
習近平甫於14-15日訪問越南,他在與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ToLam)會談時強調共同反對單邊霸凌行徑,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越簽署了45份合作文件,涵蓋人工智慧、農產品貿易、文化和體育等領域。
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大陸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Hass)近日訪問大陸10天後,在X平台發表他對中共因應中美貿易戰的做法鎖定3個面向:保持冷靜和決心、避免被孤立、打擊美國的痛處。
正值中美貿易戰火不斷升高之際,中美兩國與其他國家的往來在此時更加引人關注。習近平剛結束越南訪問,美國國務院就宣布負責東亞暨太平洋事務的資深官員歐尼爾,將於16日至25日出訪越南河內與胡志明市、柬埔寨暹粒、日本東京等地。
美國國務院表示,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資深官員歐尼爾(SeanO』Neill),將在越南河內與胡志明市會見越南資深官員,重申雙方共享利益,這些利益構成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基礎。他將強調美國越南自30年前建立外交關係以來所取得的重要里程碑,並探討促進美越兩國人民安全與繁榮的機會,議題包括移民以及重新平衡美越貿易。
在暹粒,歐尼爾將與柬埔寨的東協國務秘書康富(KungPhoak)共同主持第37屆美國-東協(東南亞國家協會)對話。同時他也將探討如何加強美國-東協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在東京,歐尼爾將與日本政府官員討論強化雙邊同盟與經濟夥伴關係的優先事項。他還將前往夏威夷檀香山,與美軍官員會晤,就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進行磋商。
習近平甫於14-15日訪問越南,他在與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ToLam)會談時強調共同反對單邊霸凌行徑,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越簽署了45份合作文件,涵蓋人工智慧、農產品貿易、文化和體育等領域。
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大陸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Hass)近日訪問大陸10天後,在X平台發表他對中共因應中美貿易戰的做法鎖定3個面向:保持冷靜和決心、避免被孤立、打擊美國的痛處。
Re: 中國、美國及俄羅斯中亞的爭奪戰 / 南海局勢
備戰台海危機!美軍罕見在台南附近部署反艦飛彈 美菲將進行接近“全面戰鬥”的聯合演習 美太空軍電子戰再升級!
Re: 中國、美國及俄羅斯中亞的爭奪戰 / 南海局勢
美司令:中共升高軍事活動對台演練 情勢快速沸騰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資料照)圖:翻攝自X/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年會
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表示,他上任以來,中國解放軍已大幅升高軍事活動強度,並針對台灣演練「各種軍事行動」,情勢「快速沸騰」。若目前爆發台海衝突,美國將能擊敗中國,但隨著中國快速擴張軍力,美國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
帕帕羅(Samuel Paparo)就任美軍印太地區最高軍事指揮官1年之際,「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今天報導,帕帕羅昨天於智庫馬侃研究所(McCain Institute)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主辦的塞多納論壇(Sedona Forum)上表示,「以我們現有軍力來看,若目前發生衝突,美國將能取得勝利」。
他強調,美軍的水下作戰能力方面比中國更具關鍵優勢,在太空及反太空資產武器方面也更勝一籌。但他示警,中國在建造包括軍艦在內的武器系統方面,速度遠超美國。
帕帕羅表示,中國1年可生產2艘潛艦,美國在同一時間內僅能建造1.4艘。中國每年建造6艘作戰艦艇,美國則是1.8艘。
在帕帕羅發出上述警告之際,共軍持續擴大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演習規模。
前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去年受訪時曾指控,中國採行「溫水煮青蛙」戰略,其軍事活動愈來愈危險,導致區域局勢更加緊張。
帕帕羅也說,自他上任以來,解放軍已大幅升高軍事活動強度,並針對台灣演練「各種軍事行動」。他說,「你聽過『溫水煮青蛙』的比喻…現在則是快速沸騰(rapid boil)」。
他指出,共軍演練範圍包括奪取台灣離島地區、實施海上封鎖,或直接攻擊本島的準備,「過去1年來,這些演習深度及廣度變化的速度呈現非線性變化,讓我夜不能寐」。
不僅如此,帕帕羅說,解放軍在太平洋其他地區的行動也更加活躍。今年2月,解放軍軍艦在澳洲東南方海域進行實彈演習後,接著首次繞行澳洲。
談及阿基里諾離任前給他的交接建議,帕帕羅表示,對方告訴他,在他3年的任期內,有可能遇到美軍因台灣而和中國對戰的情況。
根據美國情資,習近平已要求共軍具備在2027年攻台的能力,但同時強調,這並不代表中國計劃在該年度採取行動。
帕帕羅說,「那不是行動期限,而是備戰期限」。中國是否會採取軍事行動,最終將取決於多個不同因素,包括自身軍事準備程度、針對台灣是否能反制入侵行動的判斷,以及「盟友協助台灣的能力、意願及可能性」。
據報導,被問及美國民眾是否會支持軍事協防台灣時,帕帕羅表示,美國歷來在受到威脅,或認為其利益受影響而值得捍衛時,都會採取行動,「歷史的教訓是,人們總說美國絕不會介入戰爭,但歷史紀錄並非如此」。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資料照)圖:翻攝自X/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年會
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表示,他上任以來,中國解放軍已大幅升高軍事活動強度,並針對台灣演練「各種軍事行動」,情勢「快速沸騰」。若目前爆發台海衝突,美國將能擊敗中國,但隨著中國快速擴張軍力,美國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
帕帕羅(Samuel Paparo)就任美軍印太地區最高軍事指揮官1年之際,「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今天報導,帕帕羅昨天於智庫馬侃研究所(McCain Institute)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主辦的塞多納論壇(Sedona Forum)上表示,「以我們現有軍力來看,若目前發生衝突,美國將能取得勝利」。
他強調,美軍的水下作戰能力方面比中國更具關鍵優勢,在太空及反太空資產武器方面也更勝一籌。但他示警,中國在建造包括軍艦在內的武器系統方面,速度遠超美國。
帕帕羅表示,中國1年可生產2艘潛艦,美國在同一時間內僅能建造1.4艘。中國每年建造6艘作戰艦艇,美國則是1.8艘。
在帕帕羅發出上述警告之際,共軍持續擴大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演習規模。
前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去年受訪時曾指控,中國採行「溫水煮青蛙」戰略,其軍事活動愈來愈危險,導致區域局勢更加緊張。
帕帕羅也說,自他上任以來,解放軍已大幅升高軍事活動強度,並針對台灣演練「各種軍事行動」。他說,「你聽過『溫水煮青蛙』的比喻…現在則是快速沸騰(rapid boil)」。
他指出,共軍演練範圍包括奪取台灣離島地區、實施海上封鎖,或直接攻擊本島的準備,「過去1年來,這些演習深度及廣度變化的速度呈現非線性變化,讓我夜不能寐」。
不僅如此,帕帕羅說,解放軍在太平洋其他地區的行動也更加活躍。今年2月,解放軍軍艦在澳洲東南方海域進行實彈演習後,接著首次繞行澳洲。
談及阿基里諾離任前給他的交接建議,帕帕羅表示,對方告訴他,在他3年的任期內,有可能遇到美軍因台灣而和中國對戰的情況。
根據美國情資,習近平已要求共軍具備在2027年攻台的能力,但同時強調,這並不代表中國計劃在該年度採取行動。
帕帕羅說,「那不是行動期限,而是備戰期限」。中國是否會採取軍事行動,最終將取決於多個不同因素,包括自身軍事準備程度、針對台灣是否能反制入侵行動的判斷,以及「盟友協助台灣的能力、意願及可能性」。
據報導,被問及美國民眾是否會支持軍事協防台灣時,帕帕羅表示,美國歷來在受到威脅,或認為其利益受影響而值得捍衛時,都會採取行動,「歷史的教訓是,人們總說美國絕不會介入戰爭,但歷史紀錄並非如此」。
Re: 中國、美國及俄羅斯中亞的爭奪戰 / 南海局勢
中共操控韓國選舉? 盧比奧怒取消訪韓
由前美高官和安全專家組成的「國際選舉監督小組」(IEMT)於6月26日發布震撼報告,直指中共干預韓國總統選舉,李在明「全面竊選」上台,意圖打壓韓國民主,在全球擴張邪惡共產主義。《華爾街日報》更稱李在明為「韓國版的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桑德斯參議員是美國民主黨極左社會主義者。
報告稱,6月3日的韓國總統大選存在嚴重舞弊。李在明(Lee Jae-myung)以49%擊敗保守派候選人金文秀(Kim Moon-soo)的41%勝出。這次選舉原定2027年舉行,因前總統尹錫悅(Yoon Suk-yeol)遭彈劾而提前。
監督小組指出多項疑點:提前投票與當天投票存在統計異常、電子計票系統安全堪憂、選票保管不規範、公民監督遭打壓。報告痛批:「李在明政府正推行快速噤聲計劃,使韓國淪為親中共國國家,協商式民主岌岌可危。」
該小組成員包括美國前全球刑事司法大使莫爾斯‧譚(Morse Tan)、「應對中共威脅委員會」成員約翰·米爾斯上校(John R. Mills)、布拉德利·賽耶博士(Bradley A. Thayer)和退役上校格蘭特·紐沙姆(Grant Newsham)。
他們警告,美國政府的失職,使韓國爆發本可避免的政治災難。中共對韓滲透已達30年之久,情報系統與軍方竟毫無反制。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李在明是左派浪潮下的勝者。韓國學者李碩源(Sukwon Lee)更直言,李是「韓國史上最左、最社會主義總統」,其利用共產主義為掌權與獨裁工具,呼籲美國應介入這場無聲的「制度戰爭」。
7月4日是李在明就任總統滿30天。他當天召開記者會宣布任命金民錫為國務總理,同時韓國國會在最大反對黨「國民力量黨」集體缺席下,通過戒嚴法修正案,禁止軍警未經議長同意進入國會,反制前總統尹錫悅去年強推戒嚴令。
更震撼的是,美國國務院7月3日突然通知取消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原定的訪韓行程,這是李在明上任後首度美高層取消對韓訪問,引發外界強烈解讀。盧比奧仍將赴馬來西亞參加東協外長會議。
在當天記者會中,李在明談及與美方的關稅談判時坦承:「談判並不容易,目前無法確定是否能在7月8日前完成。」
李還表示,希望在美韓同盟基礎上改善與朝鮮關係,但承認敵意深重,必須建立「堅實的合作與協調」機制。
由前美高官和安全專家組成的「國際選舉監督小組」(IEMT)於6月26日發布震撼報告,直指中共干預韓國總統選舉,李在明「全面竊選」上台,意圖打壓韓國民主,在全球擴張邪惡共產主義。《華爾街日報》更稱李在明為「韓國版的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桑德斯參議員是美國民主黨極左社會主義者。
報告稱,6月3日的韓國總統大選存在嚴重舞弊。李在明(Lee Jae-myung)以49%擊敗保守派候選人金文秀(Kim Moon-soo)的41%勝出。這次選舉原定2027年舉行,因前總統尹錫悅(Yoon Suk-yeol)遭彈劾而提前。
監督小組指出多項疑點:提前投票與當天投票存在統計異常、電子計票系統安全堪憂、選票保管不規範、公民監督遭打壓。報告痛批:「李在明政府正推行快速噤聲計劃,使韓國淪為親中共國國家,協商式民主岌岌可危。」
該小組成員包括美國前全球刑事司法大使莫爾斯‧譚(Morse Tan)、「應對中共威脅委員會」成員約翰·米爾斯上校(John R. Mills)、布拉德利·賽耶博士(Bradley A. Thayer)和退役上校格蘭特·紐沙姆(Grant Newsham)。
他們警告,美國政府的失職,使韓國爆發本可避免的政治災難。中共對韓滲透已達30年之久,情報系統與軍方竟毫無反制。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李在明是左派浪潮下的勝者。韓國學者李碩源(Sukwon Lee)更直言,李是「韓國史上最左、最社會主義總統」,其利用共產主義為掌權與獨裁工具,呼籲美國應介入這場無聲的「制度戰爭」。
7月4日是李在明就任總統滿30天。他當天召開記者會宣布任命金民錫為國務總理,同時韓國國會在最大反對黨「國民力量黨」集體缺席下,通過戒嚴法修正案,禁止軍警未經議長同意進入國會,反制前總統尹錫悅去年強推戒嚴令。
更震撼的是,美國國務院7月3日突然通知取消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原定的訪韓行程,這是李在明上任後首度美高層取消對韓訪問,引發外界強烈解讀。盧比奧仍將赴馬來西亞參加東協外長會議。
在當天記者會中,李在明談及與美方的關稅談判時坦承:「談判並不容易,目前無法確定是否能在7月8日前完成。」
李還表示,希望在美韓同盟基礎上改善與朝鮮關係,但承認敵意深重,必須建立「堅實的合作與協調」機制。
Re: 中國、美國及俄羅斯中亞的爭奪戰 / 南海局勢
越南站隊美國再加碼 對中共鋼產品征收反傾銷稅
川普宣布對日韓等14國征收新關稅
川普宣布對日韓等14國征收新關稅
Re: 中國、美國及俄羅斯中亞的爭奪戰 / 南海局勢
法軍航母南海獵潛艦變「被圍獵」? 遭中共40軍艦「貼臉監控」 低調撤離
南海海域約356萬平方公里,而法軍此次航行區域內的每個海段幾乎都遭中共艦隊「全域監控」。圖:翻攝自軍哥漫談
南海局勢再度升溫!英國專業防務媒體《海軍新聞》(Naval News)20日披露,法國海軍航空母艦「戴高樂號」(Charles de Gaulle)日前在南海執行任務時,原本試圖追蹤中共潛艦,卻反被中共海軍高規格「貼臉監控」,在40艘中共軍艦近距離盯防下,只能選擇全程保持低調,避免擦槍走火。
據報導,法軍此次行動代號為「克萊蒙梭-25」(Clemenceau-25),主要目的是展現法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並測試新部署的 AI決策系統,希望透過人工智慧提高航母打擊群在複雜水域中反潛與應變能力。然而,當「戴高樂號」穿越南海重要戰略水道「呂宋海峽」時,立即遭到中共海軍的監視。
一艘中共海軍054A型護衛艦最先出現在航線附近,接著中共多艘軍艦陸續現身,甚至與中共航母「山東號」在海上短兵相接。整個航程中,法國航母編隊一共遭遇40艘中共海軍艦艇,堪稱全程無死角跟監。
中共媒體《軍哥漫談》分析,法軍此次首次實戰測試的 AI輔助系統,原本被視為提升戰場反應能力的「秘密武器」,卻未能在此次南海對峙中展現出實質優勢。儘管該系統整合大量演訓數據與即時情資,但在中共海軍多點快速部署與靈活調度面前,仍顯得力有未逮。
法軍此次行動代號為「克萊蒙梭-25」(Clemenceau-25),主要目的是展現法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並測試新部署的 AI決策系統。圖:翻攝自軍哥漫談
反觀中共軍方近年在 AI軍事化領域發展迅速,從無人機集群作戰、智慧反潛技術,到殲20等主力戰機的 AI輔助巡航系統,均已投入實戰運用,展現出整體作戰能力與戰術成熟度遠超外界預期。
面對中共軍艦大規模出動,法國海軍參謀長尼古拉斯・沃朱爾(Nicolas Vaujour)坦言「出乎意料」,並強調法軍「已做好包括戰鬥在內的一切準備」。但實際行動上,「戴高樂號」航母戰鬥群選擇保持低調,全程避免任何具挑釁意味的動作,顯示在對峙中法方處於戰術劣勢。
《軍哥漫談》指出,據統計,南海海域約356萬平方公里,而法軍此次航行區域內的每個海段幾乎都遭中共艦隊「全域監控」,凸顯中共對該海域掌控力之強。
南海海域約356萬平方公里,而法軍此次航行區域內的每個海段幾乎都遭中共艦隊「全域監控」。圖:翻攝自軍哥漫談
南海局勢再度升溫!英國專業防務媒體《海軍新聞》(Naval News)20日披露,法國海軍航空母艦「戴高樂號」(Charles de Gaulle)日前在南海執行任務時,原本試圖追蹤中共潛艦,卻反被中共海軍高規格「貼臉監控」,在40艘中共軍艦近距離盯防下,只能選擇全程保持低調,避免擦槍走火。
據報導,法軍此次行動代號為「克萊蒙梭-25」(Clemenceau-25),主要目的是展現法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並測試新部署的 AI決策系統,希望透過人工智慧提高航母打擊群在複雜水域中反潛與應變能力。然而,當「戴高樂號」穿越南海重要戰略水道「呂宋海峽」時,立即遭到中共海軍的監視。
一艘中共海軍054A型護衛艦最先出現在航線附近,接著中共多艘軍艦陸續現身,甚至與中共航母「山東號」在海上短兵相接。整個航程中,法國航母編隊一共遭遇40艘中共海軍艦艇,堪稱全程無死角跟監。
中共媒體《軍哥漫談》分析,法軍此次首次實戰測試的 AI輔助系統,原本被視為提升戰場反應能力的「秘密武器」,卻未能在此次南海對峙中展現出實質優勢。儘管該系統整合大量演訓數據與即時情資,但在中共海軍多點快速部署與靈活調度面前,仍顯得力有未逮。
法軍此次行動代號為「克萊蒙梭-25」(Clemenceau-25),主要目的是展現法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並測試新部署的 AI決策系統。圖:翻攝自軍哥漫談
反觀中共軍方近年在 AI軍事化領域發展迅速,從無人機集群作戰、智慧反潛技術,到殲20等主力戰機的 AI輔助巡航系統,均已投入實戰運用,展現出整體作戰能力與戰術成熟度遠超外界預期。
面對中共軍艦大規模出動,法國海軍參謀長尼古拉斯・沃朱爾(Nicolas Vaujour)坦言「出乎意料」,並強調法軍「已做好包括戰鬥在內的一切準備」。但實際行動上,「戴高樂號」航母戰鬥群選擇保持低調,全程避免任何具挑釁意味的動作,顯示在對峙中法方處於戰術劣勢。
《軍哥漫談》指出,據統計,南海海域約356萬平方公里,而法軍此次航行區域內的每個海段幾乎都遭中共艦隊「全域監控」,凸顯中共對該海域掌控力之強。
Re: 中國、美國及俄羅斯中亞的爭奪戰 / 南海局勢
鎖定習近平等7常委資產 美眾院通過護台法案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1日,美國聯邦眾議院全體通過跨黨派護台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在中共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時,揭露中共政治局常委在美國的資產。圖為資料照。(Alexander F. Yuan/AFP via Getty Images)
當地時間7月21日,美國聯邦眾議院全體通過跨黨派護台法案,內容要求美國政府在中共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時,揭露習近平等7名中共政治局常委及涉台事務中央委員在美國的資產。
據中央社報導,這項名為《台灣衝突嚇阻法案》(Taiwan Conflict Deterrence Act),是由眾議院共和黨黨團會議主席麥克林(Lisa McClain)與民主黨資深友台議員薛曼(Brad Sherman)聯手提出,鎖定範圍涵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及涉及台灣事務的中央委員會成員。
法案規定,美國財政部須向國會報告這些高官的資金總額、性質及所在金融機構,並簡報資金取得過程是否涉及非法或貪腐手段。
內容還賦予美國財長權限,禁止中共官員及其直系親屬在美國金融體系進行重大交易,並要求將非機密報告摘要以中、英文或其它適當語言公開在財政部網站與社群平台,讓全球知悉。
美國國家情報部門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的財富和腐敗活動」報告指出,雖然習近平2012年上任後,其親屬或許賣出部分資產,但家族仍握有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商業利益及投資。
麥克林在表決前夕強調,「面對中共日益加劇的侵略行為,美國不能掉以輕心。」她直言,「如果北京對台發動戰爭,會付出真實且有針對性的代價,這些腐敗中共精英的交易和海外帳戶將會被公開,讓中共人民看清。」
麥克林指出,法案不是挑釁,而是預防衝突,「嚇阻必須建立在可信度之上,通過這項法案就是展現我們的決心」。
上述法案在眾議院通過後,仍需經參、眾兩院通過一致版本,最後送交總統簽署,才會正式成為法律。但這項提案在上屆國會未能排入參議院表決。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1日,美國聯邦眾議院全體通過跨黨派護台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在中共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時,揭露中共政治局常委在美國的資產。圖為資料照。(Alexander F. Yuan/AFP via Getty Images)
當地時間7月21日,美國聯邦眾議院全體通過跨黨派護台法案,內容要求美國政府在中共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時,揭露習近平等7名中共政治局常委及涉台事務中央委員在美國的資產。
據中央社報導,這項名為《台灣衝突嚇阻法案》(Taiwan Conflict Deterrence Act),是由眾議院共和黨黨團會議主席麥克林(Lisa McClain)與民主黨資深友台議員薛曼(Brad Sherman)聯手提出,鎖定範圍涵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及涉及台灣事務的中央委員會成員。
法案規定,美國財政部須向國會報告這些高官的資金總額、性質及所在金融機構,並簡報資金取得過程是否涉及非法或貪腐手段。
內容還賦予美國財長權限,禁止中共官員及其直系親屬在美國金融體系進行重大交易,並要求將非機密報告摘要以中、英文或其它適當語言公開在財政部網站與社群平台,讓全球知悉。
美國國家情報部門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的財富和腐敗活動」報告指出,雖然習近平2012年上任後,其親屬或許賣出部分資產,但家族仍握有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商業利益及投資。
麥克林在表決前夕強調,「面對中共日益加劇的侵略行為,美國不能掉以輕心。」她直言,「如果北京對台發動戰爭,會付出真實且有針對性的代價,這些腐敗中共精英的交易和海外帳戶將會被公開,讓中共人民看清。」
麥克林指出,法案不是挑釁,而是預防衝突,「嚇阻必須建立在可信度之上,通過這項法案就是展現我們的決心」。
上述法案在眾議院通過後,仍需經參、眾兩院通過一致版本,最後送交總統簽署,才會正式成為法律。但這項提案在上屆國會未能排入參議院表決。
Re: 中國、美國及俄羅斯中亞的爭奪戰 / 南海局勢
川普政府公布馬丁路德金遇刺檔案
美國國家檔案局(National Archives)21日於官網上載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遇刺案,來自聯邦調查局(FBI)等機構約25萬頁的大量記錄,其中包括探員調查文件、兇手厄爾雷(James Earl Ray)友人訪談記錄,及從未公布、厄爾雷外逃後,探員與他國情報機構溝通的內容。
馬丁路德金在上世紀60年代發起反種族隔離非暴力抗爭,1963年在華府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我有一個夢」演說,是史上最具啟發力與號召力的演講;他隔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關注美國涉入擴大中的越戰。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孟斐斯旅館遭暗殺,美國各地出現暴動,兇手厄爾雷(James Earl Ray)經加拿大逃至英國倫敦,隔年被捕。
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表示,檔案中包括調查方向討論、FBI調查進度細節、厄爾雷獄中室友訪談等。相關內容未曾數位化公開,僅刪減極少數內容。
馬丁路德金遇刺案與1963年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1968年參選總統的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並列為美國1960年代震驚全球的3大政治槍擊案;金恩家族長期質疑調查結果,認為兇手另有其人。
由於檔案數量龐大,各界仍在了解是否包含可能損及馬丁路德金民權領袖堅毅形象的私生活內容。其家族早前對川普政府準備公布表達關切,憂心外界將聚焦於被大量記錄的婚外情與性關係,歷史修正主義者企圖降低金恩領導少數族裔爭取平權的道德定位。
川普就任後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相關機構公布上述三人遇刺調查檔案。相較於早年陸續公布的甘迺迪兄弟內容與學術研究,馬丁路德金案的官方記錄較少全面公開。
川普政府7月21日公布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案大量檔案,當中包括未曾公開的海外內容。美國國家檔案局(National Archives)21日於官網上載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遇刺案,來自聯邦調查局(FBI)等機構約25萬頁的大量記錄,其中包括探員調查文件、兇手厄爾雷(James Earl Ray)友人訪談記錄,及從未公布、厄爾雷外逃後,探員與他國情報機構溝通的內容。
馬丁路德金在上世紀60年代發起反種族隔離非暴力抗爭,1963年在華府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我有一個夢」演說,是史上最具啟發力與號召力的演講;他隔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關注美國涉入擴大中的越戰。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孟斐斯旅館遭暗殺,美國各地出現暴動,兇手厄爾雷(James Earl Ray)經加拿大逃至英國倫敦,隔年被捕。
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表示,檔案中包括調查方向討論、FBI調查進度細節、厄爾雷獄中室友訪談等。相關內容未曾數位化公開,僅刪減極少數內容。
馬丁路德金遇刺案與1963年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1968年參選總統的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並列為美國1960年代震驚全球的3大政治槍擊案;金恩家族長期質疑調查結果,認為兇手另有其人。
由於檔案數量龐大,各界仍在了解是否包含可能損及馬丁路德金民權領袖堅毅形象的私生活內容。其家族早前對川普政府準備公布表達關切,憂心外界將聚焦於被大量記錄的婚外情與性關係,歷史修正主義者企圖降低金恩領導少數族裔爭取平權的道德定位。
川普就任後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相關機構公布上述三人遇刺調查檔案。相較於早年陸續公布的甘迺迪兄弟內容與學術研究,馬丁路德金案的官方記錄較少全面公開。